食品伙伴网讯 6月15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近期的食品抽检结果,抽检的食用农产品、饮料、糕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糖果制品、餐饮食品、速冻食品、罐头、蔬菜制品、食品添加剂、豆制品、水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共17大类食品876批次样品中,有17批次样品不合格,涉及食用农产品、糕点、茶叶及相关制品、豆制品、速冻食品等9大类。
食用农产品、茶叶检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3批次食用农产品和1批次茶叶检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其中,不合格食用农产品为:日照市五莲县杨连莲食用农产品店销售的生姜检出噻虫胺和噻虫嗪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临沂市沂水县文诚市场1区6号李怀阳销售的韭菜检出毒死蜱和腐霉利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泰安市岱岳区龙泽海威超市销售的韭菜检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根茎类蔬菜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噻虫嗪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3mg/kg;韭菜中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1mg/kg,腐霉利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
不合格茶叶为:日照市东港区雅园茶具馆销售的红茶检出吡虫啉、灭多威和水胺硫磷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茶叶中吡虫啉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5mg/kg,灭多威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水胺硫磷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
6批次样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6批次样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其中,有2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检出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分别为:德州市庆云县爱都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精炼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袁家庄兴源农资店销售的标称为聊城市金水城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水城石磨香油。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香味改良剂、增香剂,对食品中原有香味的调和、改善和增效具有显著效果,是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植物油脂中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
还有,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泽泰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亮亮酱菜加工坊生产的海瑞斯酱菜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威海市文登区君悦干果店销售的板栗味饼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振洋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为高唐县真巧棒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米+山药蛋糕检出纳他霉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长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腌渍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为1.0g/kg。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糕点中最大使用量均为0.5g/kg。
纳他霉素是一种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天然抗真菌化合物,属于多烯大环内酯类,可以有效抑制各种霉菌、酵母菌的生产和真菌毒素的产生,是一种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基本无毒,进入人体内后很难被消化道吸收,可直接排出体外,但如果食用过量,则可中和抗体,损害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糕点中纳他霉素残留量应小于10mg/kg。
此外,还有1批次样品检出两项不合格,为:青州市博恩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为潮州市潮安区汕榕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梅菜扣肉味(大豆制品)检出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和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2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1批次糕点和1批次水果制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淄博市高青县广青路圆源缘超市销售的标称为铜山区再兴食品厂生产的紫米味切片面包检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淄博市高青县广青路圆源缘超市销售的标称为青州市王坟万顺食品厂生产的山楂片(干片)检出霉菌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
霉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示性指标。食品中霉菌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计数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数。如果食品中的霉菌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产生霉菌毒素;长期食用霉菌超标的食品,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糕点、蜜饯中霉菌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可能与产品储运条件不当有关。
1批次样品检出其他污染物超标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1批次样品检出其他污染物超标问题,为:日照市东港区日照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为威海昆嵛山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矿泉水检出亚硝酸盐(以NO2-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亚硝酸盐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被污染的情况,若饮用亚硝酸盐严重超标的水可能会引起中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矿泉水中亚硝酸盐(以NO2-计)最大限量值为0.1mg/L。水中的亚硝酸盐可由硝酸盐转化而来,硝酸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水体被细菌污染后,在一定温度下细菌会释放出硝酸盐还原酶,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另外如果消毒控制不当,也会导致输水系统中亚硝酸盐浓度升高。
除上述产品外,还有4批次样品检出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分别为:淄博市沂源县半分利超市销售的标称为江西吉利人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提子蛋糕检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淄博市高青县高青佳佳副食超市销售的标称为淄博顺风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猪肉片(速冻生制)检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德州市夏津县田立新熟食经营店销售的标称为德州市三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至尊乌鸡片检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东营市广饶县永和豆浆快餐连锁店使用的煎炸用油检出极性组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26期(总第299期)不合格样品信息
(来源: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25.xlsx
相关报道: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26期(总第299期)
本文由中国食品安全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