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在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的新闻发布会上,专门提到要严厉打击“私酿葡萄酒”。
据WBO了解,河北省私酿葡萄酒现象颇为普遍,这种酒其实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风险。
01
河北私酿葡萄酒现象颇为普遍
2018年11月8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铁拳2018”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政府食安办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崔芸提到的五个工作重点中,第一个即为“打击无证生产白酒,生产假冒名牌白酒,无证私酿葡萄酒、啤酒等行为”。
而据WBO了解,河北省一些葡萄产区的私酿葡萄酒现象的确颇为普遍。
据石家庄多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雄介绍:我听说河北一些种葡萄的,会用一些卖不掉的、品相比较难看的葡萄去私酿葡萄酒,并卖给消费者。我去过一个葡萄园,他们卖葡萄酒,四五十块钱一瓶。
唐山美度1855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怀成告诉WBO:河北有一个葡萄主题的景点,种葡萄的农民会用瓶或者馕装一些自酿葡萄酒进行销售,很多游客会买。
“以前这些地方也种酿酒葡萄,但由于品质不好,一些农民就改种鲜食葡萄,有的自认为掌握了一些酿酒知识,就用鲜食葡萄来酿酒。”董怀成表示。
另一名河北酒商也指出有葡萄产区有此现象。“老百姓都自己做酒自己卖,很多是赠品或者自己喝的,有的可能也有私下交易,但没有量产。的确,他们很少用酿酒葡萄,而是使用鲜食葡萄在做。”这名酒商说。
02
“酿酒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据新疆佰年酒庄庄主张小伟介绍:要开酒庄,首先要取得环评证书,还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办此证时,相关部门会把厂房、设备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确定符合标准以后,就会颁布食品生产许可证,体现在产品上,就是背标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俗称SC编码。
董怀成对私酿葡萄酒极不认可。他指出:酿酒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小作坊不规范,自己加糖发酵、原料又不是酿酒葡萄,自己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对此,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王灿辉解释到:如果设备专业,懂得控制原料、温度、会加酵母,就没问题。但私酿葡萄酒是个人行为,难以受到监管,如酿酒人员与设备不专业,从卫生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抑或掺假,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很多私酿葡萄酒都是自己的鲜食葡萄放进去酿,酿的时候,设备和条件也不专业。鲜食葡萄的含糖量不足,会导致葡萄酒比较寡淡,风味不足;而设备和条件不专业,会杀菌不完善,容易产生杂菌;抑或发酵不彻底,容易产生杂醇,这些都有导致食品安全的风险。”王灿辉指出。
“私酿小作坊没有化验设备和出厂检验流程,即便酿出来的酒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使用的容器、包材不规范,也可能受到塑化剂污染,对饮用者带来危害。”广州酒商金先生透露。